top of page
名片上logo-02.png
  • 網站設計00_edited
  • 網站設計_IG

不只是美感!2025米蘭家具展教你如何打造有溫度、有故事的家

  • 作家相片: jhanyuandesign
    jhanyuandesign
  • 6月6日
  • 讀畢需時 7 分鐘

已更新:6月9日


「為人類思考。」- 2025 年米蘭國際家具展全新宣傳活動(圖片來源:Salone del Mobile.Milano)https://www.salonemilano.it/en/articles/salone-del-mobile-2025-dates-your-diary
「為人類思考。」- 2025 年米蘭國際家具展全新宣傳活動(圖片來源:Salone del Mobile.Milano)https://www.salonemilano.it/en/articles/salone-del-mobile-2025-dates-your-diary

2025 年米蘭設計週(Milan Design Week)與米蘭國際家具展(Salone del Mobile.Milano)於 4 月 7 日至 13 日同步登場,吸引超過 50 萬名設計愛好者共襄盛舉。設計週以「Connected Worlds」為主題,聚焦設計如何連結人、自然與科技,而家具展則以「Thought for Humans」為宣傳核心,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價值。

本篇文章將聚焦於本次展會中與居家空間、材質趨勢密切相關的展出內容,從「沉浸式美學」、「永續設計」、「時尚跨界」三大趨勢出發,延伸出四種話題家居元素,帶你掌握 2025 年室內設計的重要靈感。

一、2025米蘭家具展的三大設計風潮

1. 沉浸式美學:讓空間訴說情感故事

現代家居設計不僅要美觀,更需講求「說故事」的能力。通過光影變化、材質選擇與空間配置,設計師們創造出情感豐富的居家氛圍,讓人一踏入空間就能感受到獨特的情緒與概念。


La Prima Notte di Quiete

在2025年米蘭設計週中,位於 Loro Piana 總部的一場展覽《La Prima Notte di Quiete》以電影敘事為靈感,由 Dimorestudio 操刀設計,打造出一場宛如劇場的居家幻想場景。紅絲絨幕簾、摩海絨家具、雨聲與打雷音效交織而成的沉浸氛圍,帶領觀者穿梭於一棟1970年代虛構別墅的房間之間,感受空間中藏有故事未說完的張力。

設計團隊透過燈光、材質與傢俱陳列的細節層層鋪陳,使空間不再只是靜態的背景,而成為觀者參與的一場「劇情」。正如 Dimorestudio 所說:「這是一場模糊現實與電影界線的空間實驗。」

這樣的設計,正體現了沉浸式美學的精神——空間能成為故事的容器、情緒的延伸、記憶的觸發器。在居家設計中,我們同樣能透過光影層次、異材質搭配與生活節奏的安排,讓住宅空間不只是美觀與實用,更具有情感的厚度與敘事的深度。設計不只是形,真正動人的,是住進其中的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。


Dimorestudio 在 2025 年米蘭設計週上展示 La Prima Notte di Quiete(圖片來源:Dimorestudio 提供)https://www.wallpaper.com/design-interiors/dimoremilano-loro-piana-milan-design-week-2025
Dimorestudio 在 2025 年米蘭設計週上展示 La Prima Notte di Quiete(圖片來源:Dimorestudio 提供)https://www.wallpaper.com/design-interiors/dimoremilano-loro-piana-milan-design-week-2025

2. 永續設計:自然與文化的手感溫度

隨著環保意識日益升溫,天然與再生材質在2025年成為設計師們積極探索的方向。從竹子、軟木、藤編到天然織物,這些具有觸感與文化記憶的材料,不僅對環境友善,更能為空間注入自然的溫度與生活氣息。永續,不再只是口號,而是設計語言中的核心選擇

 

IKEA:

「Do Something. Change Everything」

在今年米蘭設計週上,IKEA 以「Do Something. Change Everything」為題,舉辦品牌參展30週年特展,展現出設計作為行動工具的多元面貌。展場不僅展示以可持續材料打造的新款《Stockholm》系列家具,還設置了創意工作坊、旗幟製作與絹印體驗區,讓觀者透過親手參與重新理解設計與永續的關係。

這場展覽並未強調高端或風格標籤,而是傳遞出一個核心訊息:設計應為大眾所用,同時也能成為實踐永續生活的入口。這樣的理念與近年室內設計關注的方向不謀而合——如何透過材質選擇、工法轉化與使用習慣的設計,來實現對環境更友善、對人更溫柔的空間規劃。

對我們而言,永續設計不僅是選擇「天然材質」這麼簡單,更是一種系統性的設計思維。從家具壽命延長、材料來源透明,到風格的「不過度流行化」,每一個決策都能影響生活品質與空間的長期價值。在追求設計感的同時,如何讓空間回應環境、延續文化,將是設計師的重要課題。


宜家希望透過斯德哥爾摩 2025 系列展示如何將優質設計轉化為收藏品(圖片來源:DEZZN)https://www.dezeen.com/2025/04/07/ikea-democratic-design-milan-design-week/
宜家希望透過斯德哥爾摩 2025 系列展示如何將優質設計轉化為收藏品(圖片來源:DEZZN)https://www.dezeen.com/2025/04/07/ikea-democratic-design-milan-design-week/

3. 時尚跨界:設計與潮流的完美融合

隨著設計語言日益跨界發展,時尚品牌進入家居設計領域,為室內設計注入更多風格、材質與文化視角的激盪。這些跨界合作不再只是單一產品的延伸,而是品牌精神與生活空間的深度對話,呈現既具識別度又富有文化層次的居家樣貌。

 

Saint Laurent × Charlotte Perriand:經典現代主義的重現

在 2025 年米蘭設計週的 Padiglione Visconti 展場中,Saint Laurent 與 20 世紀現代主義傳奇設計師 Charlotte Perriand 的跨時代合作,讓人看見時尚與設計的深度交集。此次展出四件首次量產的經典作品,橫跨 1943 至 1967 年,包括為駐法日本大使官邸設計的《La Banquette》七米長沙發。

這組沙發以玫瑰木、藤編與泰絲(泰國手工絲綢)為材,兩端優雅上翹,視覺上彷彿漂浮於空中,展現了 Perriand 對東西方美學融合的精準掌握。另如《La Bibliothèque Rio de Janeiro》書櫃,以編織藤面結合巴西玫瑰木,傳遞出文化記憶與材質語言的細膩融合。

整體展覽由 Saint Laurent 創意總監 Anthony Vaccarello 主導,除了家居作品,也同步展出 Perriand 攝影作品,並出版專書,體現品牌對歷史設計價值的再詮釋與致敬。

在居家空間中,設計師常透過材質轉換與幾何語彙的呼應,讓櫃體、沙發或展示牆不只是陳設,而是空間美學的一部分。像藤編與實木的結合,兼具手感與層次,能為空間注入溫潤的節奏,也讓細節說話——打造出既有質感、又展現生活態度的家


圖1《La Banquette》七米長沙發;圖2《La Bibliothèque Rio de Janeiro》書櫃 (圖片來源:designboom.com)https://www.designboom.com/design/saint-laurent-four-unseen-furniture-charlotte-perriand-milan-design-week-03-25-2025/
圖1《La Banquette》七米長沙發;圖2《La Bibliothèque Rio de Janeiro》書櫃 (圖片來源:designboom.com)https://www.designboom.com/design/saint-laurent-four-unseen-furniture-charlotte-perriand-milan-design-week-03-25-2025/

二、2025 米蘭設計週:三大話題家居元素

1. 光影與透明美學:色彩與流動的視覺魔法

玻璃與透明材質是今年米蘭設計週的一大亮點。設計師們善用光影折射與色彩變化,創造出輕盈、夢幻的視覺效果,讓空間更具藝術感與現代感。

 

Striche

由 Matteo Zorzenoni 設計的《Striche》咖啡桌,靈感來自威尼斯方言中的「線條」。透過精密的玻璃澆鑄工藝,桌面呈現糖霜般的透明質地,並以橘、藍、薄荷綠等柔和色彩交織,展現出如糖果般的視覺魅力。

這樣的設計不僅可愛活潑,也能為空間帶來通透與明亮感。對室內設計師而言,這類玻璃材質的家具非常適合運用在採光良好的客廳、陽台或閱讀角落,不會壓縮視覺空間,反而成為點綴氛圍的小亮點。家具能捕捉光影,它也就成為了空間中最會說故事的一部分。《Striche》這類玻璃家具,最適合用來點綴視覺焦點較單純的空間。設計師會運用在主臥室落地窗邊的主人椅旁、閱讀角落或當作沙發邊几,藉由材質的透明與色彩流動,為空間加入一抹輕盈感與趣味性。它既不搶戲,卻能讓整體氛圍更有層次,就像空間裡的一句輕聲呢喃。


《Striche》咖啡桌(圖片來源:Salone del Mobile.Milano) https://www.salonemilano.it/en/prodotti/miniforms/striche
《Striche》咖啡桌(圖片來源:Salone del Mobile.Milano) https://www.salonemilano.it/en/prodotti/miniforms/striche

2. 復古與溫暖質感:舒適奢華的放鬆氛圍

2025 年的家居設計更重視「觸感」與「情感」的連結。設計師運用柔軟材質與溫暖色調,創造出讓人放鬆、安心的空間氛圍。透過材質的層次搭配與復古語彙的融入,打造出既有品味、又具情緒承載力的生活風格,讓「回家」成為最療癒的日常。


Me-Time by Moroso

在今年米蘭設計週中,Moroso 推出全新《Me-Time》系列,以「停下來,感受生活」為概念,將居家空間視為情緒與日常交織的場域。沙發以柔軟的包覆線條與溫潤的色系為主軸,創造出能讓人放鬆、自我沈澱的專屬角落。設計師 Garcia Cumini 將這組作品視為對「純粹存在」的邀請,呼應展覽主題「Normal Non-Normal」——在表面平凡中,找回生活的豐富層次。

《Me-Time》這樣以情感為出發點的設計,最適合運用在書房、臥室或客廳中的一隅,成為空間裡的情緒錨點。我們在實務上觀察到,越是重視生活節奏的住宅,越需要一個「不為什麼而存在」的安靜角落——柔軟的輪廓與舒適的包覆,讓人卸下狀態,回到自己。



《Me-Time》系列(圖片來源:itsliquid.com)https://www.itsliquid.com/moroso-normal-non-normal.html
《Me-Time》系列(圖片來源:itsliquid.com)https://www.itsliquid.com/moroso-normal-non-normal.html

3. 自然靈感與永續材質:綠意盎然的居家詩意

大自然一直是設計靈感的重要來源。今年的米蘭設計週中,設計師們進一步將自然意象與永續材質融合於居家設計中。無論是取材自竹、紙與植物纖維的創作,或是仿照自然結構的幾何語彙,這些作品展現了現代設計與自然共生的可能性,也回應了人們對簡靜、節制、與環境共好的生活期待。

 

Cygnet by Michael Anastassiades

燈具設計師 Michael Anastassiades 在今年推出的《Cygnet》系列,以童年放風箏的記憶為靈感,將輕盈與平衡感轉化為懸吊燈具的語言。每一組燈由竹材結構支撐、紙質三角模組構成,透過隱藏式光源,散發出溫柔且具韻律感的光影。

這系列作品於米蘭一座有著壁畫穹頂的歷史建築中展出,設計師選擇用輕巧、可拆卸、無破壞性的方式安裝燈具,展現他對空間與環境的尊重,也體現出「非侵入式設計」的理念。柔和的造型與自然材質,使燈本身不只是光源,更是一段記憶與情感的承載。

《Cygnet》這樣輕盈、靜謐的燈具設計,特別適合運用在臥室、冥想空間、或玄關等過渡場域。它不強調存在感,卻讓空間更有呼吸與情緒,適合那些想讓設計「留白」而非「主導」的空間語境。**對我們來說,這類燈具是一種新的空間介入方式:輕卻深刻。


結語:從設計趨勢,看見家的無限可能

從沉浸式美學、永續設計、時尚跨界,到光影語彙與自然材質的運用,2025 年的米蘭家具展再次提醒我們:設計的核心不只是「形式」,而是「感受」。是材質與光影,是故事與記憶,更是生活與人之間的關係。

對我們而言,這些設計不只是展場裡的作品,而是引發共鳴與靈感的起點。好的空間設計,應該貼近居住者的情感、習慣與價值觀,用細節承載日常的溫度,讓家成為最真實的自己所在。

回歸以人為本的生活空間,是我們一直堅持的核心。我們相信,真正理想的家,從來不是套用風格公式,而是從每位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出發,打造量身訂製、專屬而真實的空間樣貌。

歡迎聯繫綻緣空間設計,讓我們用專業眼光與創意思維,為您打造兼具美感、舒適與個性的夢想家園,讓每一個家,既有設計感,也有生活感。



立即諮詢綻緣空間設計:

填寫表單快來諮詢設計師: 




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